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朋友——【春分工程】人文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科学与人文”科普讲座2020第三讲走进玉泉小学

  • 图文/张晓旭
  • 创建时间: 2020-11-20
  • 796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组织的“科学与人文”互动式科普讲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在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五里校区继续顺利开展。

“科学与人文”互动式科普讲座进中小学课堂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下的一项科普活动。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旨在向中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念与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互动式科普讲座是由来自人文学院的博士生罗傲担任主讲教师。罗傲老师的主题为“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朋友”。罗傲老师先用几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器人有哪些?”“机器与机器人的区别是什么?”“机器人的特点性质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罗傲老师帮助同学们分清了机器与机器人的分类,并清楚阐明了机器人的定义,另外还探讨了机器人有无自主意识还是编程设定的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并给出了较为准确的答案。

同学们专注地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在同学们分清基本概念之后,罗傲老师进入了第二部分的讲解:机器人的进化。同学们对于机器人的进化过程大胆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认真学习了解了机器人的进化过程。罗傲老师从古时候的“机器人”开始介绍,对其当时的功用、外形、特点等方面都有详细的阐述。

 

罗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机器人的进化过程

而后,罗傲老师开始了第三部分的讲解:机器人的分类。给出了特种机器人,即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以及工业机器人的相关定义;并用生动的配图,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区别。

最后,罗傲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关于机器人的三大定律的问题,同学们纷纷踊跃地给出了正确答案,展现了当代小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知识面。

课程的结尾,罗傲老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问题:如果让同学们来制作一款机器人,同学们希望这些机器人有什么本领?同学们的发言让人十分动容,他们希望能制造出帮助父母辅导功课,帮助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等这样的机器人。罗傲老师用一个科普视频总结了今天的课程,再次让同学们快乐地复习了机器人的基本知识。

 

同学们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