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引爆了全国文博考古界的朋友圈,也传到了玉泉路19号甲的讲座现场。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应。主讲专家王仁湘老师特意为大家郑重分享了这一喜讯,并由此开始了他的精彩讲座——《节令食尚:口腹之欲中的人文情怀》。
正值中秋,畅谈节令饮食,应时应景。民以食为天,而中国人对于烹饪似乎更有着独特的情愫,蒸煮炒炖、溜烤煎炸,各有洞天。单是逢年过节流行吃什么,就是个难以说清的话题。很多人想为中华饮食文化申遗,但祖宗留下来的吃食花样繁多,很难找到合适的角度来梳理、总结;对此,王仁湘老师认为中国人的“节令饮食”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王老师从考古证据入手,指出农业在东亚已经有一万余年的历史,中华文明在其肇始阶段即以农业立国。在育种技术尚不发达的早期社会,农作物的耕种与收获具有强烈的季候特征。伴随着农耕文化的产生,华夏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天文与物候观测,至迟在夏王朝时期就出现了岁时节候系统,后来逐渐成为复杂的四时七十二候学说,这是古人探索、认知宇宙运行规律的结果。
而节令饮食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则是王老师近年来关注的重点。宋人高承撰写的《事物纪原》里考证了几个节令的来源,虽然可能不可靠,但至少说明当时人已经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结合大量的文物证据与文献证据,提出在汉代我国的节令饮食文化已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大量出现节令食品的加工作坊,宋代出现的市肆食店十分重视节令食品的经营,发展了唐代的节令饮食传统,传世文献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里对端午、寒食等节日的记载十分详细,其中饮食活动更是系统而丰富。
王老师的研究将节令饮食分为六类。在“享受自然:尝新与荐新”一节中,他指出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俗:在一些季节性很强的谷物、蔬果还未完全成熟之时进行尝新活动——如将新麦煮熟磨成细条,名曰捻转;又如如樱桃、竹笋等食物,为此专门设有樱笋厨一职。我国南方的立夏时节,自古就是专门尝新的节候。这时大量瓜蔬果谷即将成熟,给先民、也给我们带来大自然的清新。
“慎终,追远”,中国人尝新不忘祖先,于是有了荐新传统。王老师指出,这个将新鲜食物作为祭品献给祖先的习俗至少在周代就已出现。到了明代,荐新仪礼最为隆重,人们除了在节日荐新,还会在月朔之日荐新。
随后,王老师以“冬至混沌夏至面”为引,总结了“顺应时令”这一类节令饮食。
夏至虽然没有像立夏那样受到先民的普遍重视,成为重大节日,但在南方一些地区,它的意义甚至超出了端午。夏至被视为炎热的开始,一些地方要象征性地出现冰凉食物,如冷面。杜甫《槐叶冷淘》一诗中有“经齿冷于雪”之句。到了明清时期,北京的“冷淘面”十分有名,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都引为夏日美食。
六月伏日与腊日对应,食品也以清凉为主,如王老师展示的文献记载中的凉冰、冰果、冰杨梅、冰桃子等。到了腊日,除了祭祖宗和百神以外,腊八粥和腊八蒜(腊八醋)则十分流行。以腊日和冬至为代表的冬季节令饮食有强烈的驱寒目的,皇宫里需要用暖炉炭,而民间则出现暖炉会,可能是火锅的来源(火锅原名“打冰炉”)。王老师特意为大家展示了新疆阿斯塔拉遗址出土的唐代饺子,并介绍了饺子的多种古代称谓。
在王老师看来,中国人的节令饮食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即健康体魄。中国的圣贤大都认为饮食的首要功利和目的是强健体魄。节令饮食要注重健康,有所食有所不食。如不少地区曾经流行的五辛盘,也叫春盘,盛放各种偏辛辣的蔬果丝,与春饼、春卷搭配,被认为可以除疫气;在北京有立春食紫萝卜的习俗,名曰咬春,品种称为“心里美”。同季节的特色小吃有冰糖葫芦,也是健康食物的一种。
北方冬至食赤豆粥(红小豆),同样是为了免除疫气;到了祭灶日,先民会用赤豆熬制口数粥给全家人和牲畜服用,范成大特意写有《口数粥词》。
冬要防瘟、夏要防暑,夏令也有不少健康节物。如立夏吃李子,或者李汁与酒合饮,名曰驻色酒。又如七家茶;上海嘉定的麦饭、浙江桐乡的粉饼、太湖流域的麦豆羹。
中国传统年节非常注意强调亲情的体现,因此,王老师在节令饮食文化里分出“怡悦亲情”一类,如年夜守岁合欢与中秋赏月团圆。
王老师认为,礼记里有在仲秋敬老习俗,这可能与中秋仪礼的形成有关系。而中秋赏月和享用与月亮有关的节物,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流行。
赏月不得不提到月神传说,月神究竟是谁?常曦?嫦娥?女娲?王老师展示了汉画像石上一幅被认为是“嫦娥奔月”场景的画,并认为这其实是女娲捧月,提出早期的月神崇拜即为女娲崇拜,到了唐宋时嫦娥故事才比较流行。而中秋节的来历还有特殊原因,八月初五作为玄宗生日,被唐人推为千秋节、天长节(后来传至日本),在唐王朝衰落后,逐渐演变成了与皇室无关的普世节日——中秋。而考古证据表明,大家在中秋时最关注的月饼在唐代已经出现,但“月饼”一名很晚才有。
英国学者马丁·琼斯专门讨论了“饭局的起源:我们为什么喜欢分享食物”,而在中国这种分享、聚会似乎更为常见,尤其是在邻里朋友之间。节令饮食文化里有一类也是为和睦邻里而产生的,如七家茶、百家饭。“百家饭”是许多地区的夏至食俗,类似的也有百家衣、百和菜等等。而在七巧节,南方有的地区以熟豆相赠,有的制作成果茶送给邻居,成为重要的社交手段。
此外,在中国人的节令饮食里,还有非常大的一类是为了寄托情怀,如立春的春饼,重阳节的重阳糕、茱萸酒、菊花糕,又如寓意美好的柿子(王老师特意写出“柿蒂纹”,这一古代常见吉祥图案)和用于辟邪的粽子。
最后,王老师对“口腹之欲与人文情怀”进行总结,认为我们平日饮食,多为口腹之需,而在岁时的享用,则主要表现的是精神上的需求。中国传统的饮食活动,是文化活动,也是社会活动,人们在这活动中,享受自然的恩赐,喜尝收获的果实,联络彼此感情,抒发美好的情怀,休养自己的体魄。作为中国优良文化传统重要内涵之一的岁时饮食风俗,经过漫长历史的移易变改,早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对这样一个富有民族健康向上精神的文化体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必要保留它一定的位置。当然这种保留不是一成不变,需要作一些整理,要经历一个扬弃过程。历史又向前迈进了,固守传统虽然是不明智的,但完全割裂传统也未必是明智的。王老师的话高屋建瓴、发人深省,对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像习总书记所说,“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将在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最新讲话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继续举办相关活动,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