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工作,并决定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2020年5月11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将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定为6月13日,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 文化遗产工作在传承中华文明、教育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全面小康等方面有着深远意义。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长期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厚的人文情怀,可担当民族复兴时代大任、科技强国历史重任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文化遗产工作和相关公共活动在其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长期从事文化遗产有关研究,在科技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积累了大量优秀成果。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下,人文学院考古系教工党支部积极组织申请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项目,于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推出一系列活动,面向广大师生举办了“家乡美”、“答题闯关”等有奖比赛,并在考古系内部开展了“中国故事”访谈工作,既引导师生们关注文化遗产事业,又丰富了大家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
“家乡美”活动收到众多视频及图文作品,在网络投票环节吸引到447位老师/同学参与;“答题闯关”活动吸引到64位教职工/学生参与,其中29位全部闯关成功;“中国故事”活动中,18位考古系师生、系友分享了自身从事文化遗产研究的科研经历与人生感悟,形成了《我和祖国的文化遗产》一文。
金秋的北京格外动人,我校师生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玉泉大院。在人文学院联合党委的支持下,考古系教工党支部于2020年9月21日举办了“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颁奖仪式。出席仪式的嘉宾有人文学院联合党委韩彬副书记和考古系杨益民教授、宋国定教授、蒋洪恩教授、罗武干副教授、尚雪副教授,考古系在站博士后、科研助理、在读各年级学生也一同参加了颁奖活动。
主持人罗武干副教授介绍了活动的有关背景,公布了获奖名单和奖品内容,并由韩彬副书记等嘉宾为获奖人员颁奖,随后全体参与人员、活动组织方合影留念。
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决定授予丁若愚等2名学生一等奖,奖品为仿古铜鼎一尊;
授予叶姿奕等5名学生二等奖,奖品为小叶黄杨木田野考古发掘手铲一把;
授予金丹等7名学生三等奖,奖品为影青瓷茶杯一个;
另授予陈仲一等77名教职工/学生参与奖,奖品为纪念书签(黄铜)一枚。
韩彬副书记、杨益民教授、宋国定教授、蒋洪恩教授、尚雪副教授为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我校营造了关注、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引导众多师生切实关心家乡的文化遗产。相信“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文化遗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有助于我校师生培养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信仰,加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属于“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项目的一部分,在项目的支持下,人文学院考古系教工党支部近期还将举办“品文物、过佳节”系列文化活动,敬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