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引者”系列讲座——中学专场就业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3日,由“职引者”辅导员工作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和外语系联合承办的新一期“职引者”系列讲座成功举办,本期的主题为“中学专场”,邀请到了3位2024届的毕业生,分别为外语系英语口译专业硕士生鲍昕、外语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王心雨,以及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周星辉,他们基于自身入职中学的经验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
英语口译专业毕业的鲍昕目前是南京市某高中的编制老师,她围绕中学教招的两种渠道、备考经验和工作介绍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基于自身通过校招渠道入职的亲身经验,鲍昕首先介绍了校招的特点,解释其对于非师范生的适用性;接着她分享了如何检索并整理招聘公告,随后详细地说明了报名流程、报名材料、报名要求,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中学的宣讲会,并注意公告招聘名额和实际招聘名额间是否相符,应多渠道确认招聘的竞争难度;考核内容上,鲍昕就笔试和面试环节分别介绍,分享了江苏省的笔试特点、备考注意事项、出成绩的过程;关于面试则介绍了江苏省资格审核方式、考核形式和备考建议等。校招之外,主要的招聘方式为统招,她介绍了统招和校招的区别,以及在南京市统招的报名政策和考核形式。
鲍昕和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工作心得,介绍自己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兼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建议同学们认真思考不同教学角色的素质要求,并分享了自己和家长沟通交流的经验,引导大家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王心雨目前就职于武汉第六中学,她和同学们强调了心态调节和信息搜寻的重要性。首先她认为要在“持久战”中形成好心态,她分享了自己去年的求职过程和心路历程,金九银十在当前竞争愈加激烈的就业市场并不准确,大家更需要耐心地迎接每一个机会,稳住心态,自己目前的就业方向也是在和市场的交流中更加明晰,她强调要在整个大的就业环境和目标行业的特点下,客观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给予自己定力。同时,她与同学们分享在面临求职、实习、毕设等多重任务时,如何保持乐观,建议大家分析每项任务的核心要求并赋予优先顺序,积极沟通,灵活调整。
信息搜集方面,她以自己为例,鼓励大家发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关注各种信息渠道,一方面,每个人有自身各异的信息关注方向和沟通渠道,这能够帮助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信息地图。另一方面,招聘市场上的信息并不是均匀地流动和传播,有些就业信息可能由于传播渠道小而不为多数人所知,身边亲友偶然的信息捕获可能就非常重要。她分享道,自己在中学的实习机会和当前的工作机会也是在人际交流中获悉的,她通过实习积累了管理学生和备课的经验,还结识了中学教师中优秀的前辈,这些尝试对招聘和今后的工作产生帮助。进一步,她讲述自己如何通过地方专招的方式成功就职,分析与其他教招渠道相比,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并分享应对不同考核方式的备考经验。最后,她再次鼓励大家养成积极的心态,招聘过程虽然都很曲折,但最终大家往往能收获自己心仪的工作,“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终盛开。”
毕业于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周星辉目前在深圳某公立高中担任通用技术老师,他和大家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自己当前的工作情况、深圳高中的教师招聘特点、和求职经验。首先,他简要介绍了自己教学兼任行政的工作内容。此外,分享了其它岗位的注意事项,他同样提到班主任的工作中和家长沟通的部分具有挑战性。进一步,他介绍了深圳中学老师的工作强度和学生水平,帮助大家形成一定的职业预期。接下来,他围绕深圳高中教师的招聘展开分享,深圳的高中一般通过统一渠道进行招聘,他按照顺序梳理了招聘公告发布、宣讲会参与、简历投递、区市招考公告、系统报名、笔试、材料审核以及最后面试的流程,帮助大家熟悉深圳市的教招特点。
随后,他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求职历程,自己从春招开始投入精力,期间,求职方向也经历了一些变化,而恰逢其时的招聘信息带来了新的机会;择校方面,他介绍深圳不同区市的中学的工作风格、薪资待遇和竞争难度,建议大家进行平衡和选择,具体到岗位,他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招聘要求分享了可行的选择范围,并建议提前向心仪学校投递简历,多与负责招聘的老师交流,与学校人员熟悉;备考方面,他与大家分享自己参与结构化面试的经历,介绍具体的考核流程、考核方式和考官安排,讨论了报班是否必要。
答疑环节,嘉宾们一起回答了同学关于新入职教师如何进行心理建设的问题,指出要形成对学生水平的正确预期,对教师的职业身份做好定位,嘉宾还讨论了初高中教师的区别,例如初中教学工作强度较小,但在学习习惯上需要更多耐心的指导。此外,嘉宾也交流了学科老师教学要求、就业城市选择的原因和毕业求职的时间线等。
“职引者”系列活动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主持的“职引者”辅导员工作室主办,人文学院和外语系共同参与。工作室以人文社科类学科学生就业需求为主要问题导向,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为切入点,开展就业辅导工作坊、就业经验分享会、校友行业经验分享会、就业信息公众号平台等,致力于把工作室建设成为为人文社科学子指引人生方向尤其是就业方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