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工程|《有人知是荔枝来——古代保鲜与古代“物流”》——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科普讲座走进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分校
2024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普讲座”在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分校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系硕士研究生刘璇担任主讲人,科普题目为《有人知是荔枝来——古代保鲜与古代“物流”》,从小小的荔枝出发,让同学们了解古代的保鲜技术以及古代的货物运输方式。
在第一部分,刘璇用猜谜语的方式和同学们互动,引入本次科普内容的主角——荔枝,结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向同学们普及荔枝有关一些基本知识,引出荔枝不耐储藏的特性,又结合杜牧的千古名句抛出问题: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同学们积极讨论,得出杨贵妃要想吃到新鲜的荔枝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延长食物保鲜和提高货物的运输速度。
第二部分,刘璇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古代食物保鲜储存的方法,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但是有冰窖,古人在冬天的时候采集冰块建造冰窖供夏天使用,除此之外,古人还发明了冰鉴用来保存食品,可谓是现代冰箱的始祖,冰窖和冰鉴的建造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往往是达官贵族的享受,普通百姓一般会采用地窖储存食物,以及会在夏天将食物放在水井里进行冰镇保鲜,这两种方法到今天仍在使用。刘璇向同学们讲述了汉武帝建造扶荔宫的历史故事,将话题引回荔枝的保鲜问题上,结合史料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几种古代荔枝的保鲜方式:竹筒法、装壶密封法以及蜡封法。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刘璇一一给与解答。
第三部分,刘璇向同学们介绍“物流”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物流”是现代意义的词语,但其实夏商至今,物流在中国已经诞生了4000余年,在刘璇的讲解中,同学们了解了不同时期的货物传递方式以及各个朝代出现的货物传递组织和制度。在讲到唐朝时期时,刘璇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了“荔枝驿”的设置,古人为了运输像荔枝这样的生鲜,不断精进保鲜技术和提升运输速度,遗憾的是,因荔枝而创办的“生鲜物流”,只是为了满足皇家的口腹之欲,而不能造福民生。权贵抱怨送到身边的荔枝只有寥寥几颗的背后,是大量荔枝从未成熟时就要被连枝砍下,是数不清的底层小人物为了权贵口中的新鲜荔枝夜以继日的奔波劳累,运输途中人力物力损耗极大,最终换来了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
最后,刘璇向同学们介绍了现代保鲜技术以及货物运输方式,并着重介绍了冷链物流技术。纵观荔枝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可以见得荔枝贯穿了中国整个封建朝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纵观古今保鲜与物流的历史与发展无不凝聚了人们的智慧与创新精神,也为我们发展现代物流模式提供了可贵的探索经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物流这一行业,物流在人类的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必将越来越好并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此次讲座,同学们反应热烈,发言积极,讲座在大家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