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543报道 | 历史上的中国与跨越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 任文勋
  • 创建时间: 2019-01-10
  • 1855

        2018年12月27日18:30,明德讲堂第543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002举行,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刘迎胜受邀主讲,做了题为“历史上的中国与跨越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主要是指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交通往来路线。从地理空间上看,“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通过甘肃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地区,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伊朗等地,连接亚洲、欧洲的交通和商业贸易路线。如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代名词,即凡是古代中国到相邻各国的交通路线,不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均称为“丝绸之路”。

        刘老师开宗明义,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情况后,分别从七方面深入讲解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关于“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1、跨文明交流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2、古代中国在东西交流的有利与不利条件;3、东西文明的互相吸引:以丝瓷与玻璃为例;4、张骞在西域的发现:大秦、安息、月氏与汗血马;5、唐与大食帝国:两大强国并峙的时代;6、全球化的开端:蒙元帝国;7、大航海时代之前东西交流的语言。

        在跨文明交流方面,刘老师讲述了中国冶金技术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冶金术在弯月区的碰撞与相互交流,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问题和两河流域冶金技术对中国的影响。除此之外,农业起源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如在新石器时期,小麦、马、羊经过亚欧大草原传入中原,对中原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北临大漠,南至滨海,东部沿海,西有群山、沙漠,如此造就了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使得古人在技术条件较低的情况下,无法与外界形成有力沟通和交往。但是,由于中原地区充沛的水量和温润的气候,华夏文明赖以生存的农业得以发展,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这为中国接受西方不同文化奠定了基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武帝建元三年,西汉经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増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了对匈奴成东西夹击之势,汉武帝试图在西域寻找一个军事上的同盟者。张骞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西迁多年,无意再同匈奴开启战端。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到与大月氏结盟的目的,但却使西汉得知了新疆和葱岭以西的中、西亚许多情况,也建立了与该地区各国的直接联系,开始了彼此之间的各种往来,使中国和西域的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汉武帝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已经上升到很重要的位置。张骞及随从到达乌孙国,又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地。

        在大航海时代东西方语言交流方面,刘老师结合大明典籍和东南亚的考古发现,为同学们解答了明代郑和下西洋使用了何种语言。当时对外的交流语言主要以波斯语为主,朝廷不仅聘用了大量懂波斯语的回回,还在京师开设了外语教育机构,这为我国航海事业扫清了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困扰。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地与刘老师互动,从不同方面提出许多历史问题,刘老师严谨地进行一一解答。

主讲人简介:

        刘迎胜,1947年生,1981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1988-2017年为南京大学教授。曾三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考察。德国洪堡科研奖获得者(2018)。